雖然1月份以來新公布的鋅礦山減產不多,但目前全球減產的鋅礦總量預計在110萬噸左右,或占2008年全球鋅礦產量的10%,其中這還不包括中國的礦山減產量,市場預計2009年鋅礦產量的損失約在13%—14%。和礦山相比,鋅冶煉的減產相對少些,2009年全球精鋅產量預計以及下降8%—9%。
從我國的情況看,3月份以來鋅價的企穩和快速上漲使得之前停產減產的國內鋅礦山企業開始復產,雖然3月產量環比出現明顯增長,但1—3月份國內鋅礦產量同比還是大幅下降18.48%至45.98萬噸。隨著近期鋅價的回落,這或將給國內鋅礦企業的復產帶來不確定性。總的來看,短期鋅精礦供應偏緊仍將難有實質改善,鋅礦供應仍是制約國內精鋅產量的瓶頸。因此,鋅供應量的下降將使鋅價獲得較強支撐。
LME鋅庫存保持低位
本月以來,LME鋅庫存整體依然下降趨勢,目前已經達到1月以來最低位33萬噸左右,同時4月下旬以來注銷倉單的增加預示著短期庫存依然可能進一步的流出,庫存增幅放緩對鋅價起到了一定支持作用。
PMI連續回升助長信心
最新數據顯示4月,美國PMI進一步回升,美國4月PMI回升至40.1,連續5個月出現回升。美國PMI的回升再次引發市場的樂觀預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5%,比3月上升1.1個百分點。自去年12月份以來,該指數已連續5個月回升,同去年11月份創下的最低點相比,目前已經上升了15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0.5和2.0個百分點,達到57.4%和56.6%,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購進價格指數上升3.0個百分點,達到51.3%,自去年9月份以來首次突破50%;從業人員指數上升1.7個百分點,達到50.3%,自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突破50%。
4月份PMI指數預示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回升態勢。一季度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長也預示了這種趨勢。12月份以后的PMI指數較早地預示了經濟拐點的出現,正在成為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先行指標。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已經慢慢走出低谷,已經回穩甚至出現反彈。因此,作為大宗商品的滬鋅隨之出現上漲的行情可期。總體來看,2009年二、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出現較大幅度回升。但受自身回調趨勢和國際經濟衰退影響,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會出現再度回落,中國經濟可能傾向“W”形走勢,鋅價的走勢也將會對經濟的走向作出相應的反映。
大宗商品通脹風險仍在
此次全球的經濟危機并未改變能源領域供給不足的局面,一旦經濟復蘇帶動相關投資,大宗商品價格通脹將再次成為風險,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國際油價將達到70美元/桶。此外,美元貶值更加大了大宗商品通脹風險。在過去7個月中,美聯儲已經向金融體系注入了約8000億美元資金。根據新的計劃,未來幾個月內,美聯儲可能會再向金融體系注入1萬億美元,甚至更多。受其影響,預計今后美元貶值速度還會加快,兩年之內貶值幅度有可能達到或者超過30%。
目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美元貶值以后,會使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相應上漲。其次,美元大幅貶值以及強烈的貶值預期,勢必會加劇美元持有者的恐慌,由此啟動全球“財富大轉移”,越來越多的避險美元開始涌進初級產品市場套期保值。即使今后實體經濟需求繼續疲弱,甚至出現更糟糕的情況,在美元繼續大幅貶值的利多刺激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也會繼續上漲。因此,未來鋅價的繼續上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