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城市原北巖煤礦退休職工向《人民日報》反映:美國大陸煤炭有限公司僅僅投資3000萬美元,就擁有了價值近百億元人民幣的國有煤礦——亞美大寧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美大寧)的控股權和經營權,外方在與中方合作、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諸多違法違規問題。
據報道,這家外資企業取得價值百億煤礦經營權,的確有很多蹊蹺的地方:從有關數據看,這家外資企業僅僅出了近22%的資金,卻擁有亞美大寧56%的公司股權;在增資過程中,沒有把礦山合作中最具價值的煤炭資源開采權納入資本投入范疇,也沒有約定國內公司因提供煤礦開采權而在合作公司應享有的對應權益;煤炭生產許可證涉嫌非法取得,其生產可能一直都是在非法生產;界外建井,越界開采,而當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卻沒有對這家企業采取任何有效的治理措施……
對類似國內礦產資源的流失,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痛心。當前礦產資源輕易落在外資手中的事例并不少見。據報道,我國貴州的爛泥溝金礦、遼寧營口的貓嶺金礦、云南東川播卡金礦,這三大金礦目前已探明儲量均超過100噸,遠景儲量分別為150噸、300噸、400噸,被國土資源部稱為“世界級金礦”。但是,現在這三大金礦均被外資企業所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別高達85%、79%、90%。而且,目前大舉進入中國展開勘探的境外初級礦業公司已經達到70余家。
國內一些礦產資源輕易落入外國人手中,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招商政績惹的禍。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政府都熱衷于招商引資,以此作為政府官員的一項重要政績。在招商政績的驅動下,一些地方政府無原則地降低招商門檻,幾乎到了為了招商什么都敢干的地步。在這種情況,外資企業便有了可乘之機。二是腐敗惹的禍。外資企業之所以在我國很容易取得礦產資源,而且即使違法開采、生產都不受追究,其背后很難說沒有地方官員腐敗的因素。
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國內每一份礦產資源都十分寶貴。當前,規范外資企業廉價侵占我國礦產資源的行為已經刻不容緩,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嚴厲打擊賤賣國內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