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基本面
作者:本站 來源:本站 日期:2020/12/16 16:17:58 人氣:14
摘要:江西選礦搖床工廠官網,
黃金交易市場是黃金供應商、需求者與投機者進行交易的場所.世界各大黃金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由于發展的環境和路徑不同,形成了較為完善、…
黃金交易市場是黃金供應商、需求者與投機者進行交易的場所.世界各大黃金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由于發展的環境和路徑不同,形成了較為完善、各具特色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系統. 世界黃金市場的演變可分為市場結構的演變和交易工具的創新,在理論上可歸入金融創新的范疇,在時間上也和70年代中到80年代末世界金融市場的創新高潮相吻合.(1)世界黃金市場演變階段 主要按照市場結構的演變,將世界黃金市場演變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第1階段:1945-1968年,西方工業國建立黃金總庫,把私人交易的黃金價格和官方美元價格聯系起來,據此控制黃金的市場價格. 第2階段:1968-1972年,放棄黃金總庫,建立雙重黃金市場.目的是把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黃金交易和私人黃金市場隔離開來.1972年加拿大溫尼伯格商品交易所試驗黃金期貨. 第3階段:1973-1982年,1973年美元和黃金脫鉤,西方主要工業國放棄雙重黃金市場,形成統1的國際黃金現貨市場.其間美國政府和imf多次拍賣黃金.1975年美國政府允許私人買賣、儲備黃金.為增加黃金市場流動性,1974年comex引入黃金期貨,1982年引入黃金期權. 第4階段:1983-1992年,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動世界黃金市場進1步開放,以倫敦為交易中心,蘇黎士為轉運中心,聯結東京、中國香港、紐約、開普敦等地的世界市場運作模式基本成型.19******年倫敦黃金市場重組,傳統封閉的黃金經紀業務逐步向其它金融機構開放.通過黃金銀行為中介,黃金市場和其它金融市場的聯系更為緊密. 第5階段:1993至今,銀行推出多樣化的場外黃金衍生工具、融資工具.各國央行在管理黃金儲備上更積極地利用國際黃金市場.黃金市場演變至今,形成了1個多層次復雜結構,如下圖圖5:世界黃金市場結構圖 (2)現代世界黃金市場的特點 現行的世界黃金市場表現出以下特點: 第1,黃金市場是1個多層次的體系.按照組織化、公開化程度的高低,世界黃金市場可分為:1、從事黃金期貨/期權交易的期貨交易所,如nymex、tocom、cbot、巴西商品交易所等.銀行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提高了市場流通性,并為黃金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2、從事世界性的現貨-遠期黃金批發業務的市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是世界性最大的黃金otc市場,它既是世界現貨黃金有形的定價中心,又是聯系世界黃金無形市場的最大樞紐.lbma的會員、跨國礦業公司、黃金經紀商、各國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是這個市場的主要成員.3、紐約、蘇黎士、東京、中國香港等地的區域性現貨市場的特點是以銀行、黃金經銷商、綜合性財團為市場主體,受各自所在國中央銀行的監管,在本地區組織黃金買賣.4、在黃金主要生產國的黃金市場,如南非的黃金市場,長期以來由國家特許黃金銀行和黃金公司專營,最近出現市場自由化的趨勢.5、在欠發達地區的黃金市場,如中東迪拜、印度孟買.由當地特許經營權的財團經銷黃金,現在進行改革,趨向更加公開的市場. 第2,黃金市場有不同的分工,相互銜接.期貨交易所提供的黃金期貨、期權交易,提高了整個世界黃金市場的流動性,黃金銀行和黃金經紀可以借助這些工具以管理黃金脫離世界貨幣體系后的價格風險.黃金的現貨定價仍然集中在倫敦黃金市場,為生產商、冶煉商、黃金銀行之間的大宗現貨交易服務.特別是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發達的銀行業務,為黃金場外衍生交易、融資安排,以及中央銀行的黃金操作帶來便利.瑞士本身沒有黃金供應,但是瑞士具有中立國的傳統,以及瑞士獨特的銀行保密制度,使得瑞士成為世界上最大黃金轉運中心,世界礦產黃金的60%直接運入蘇黎士市場.瑞士3大銀行組成的蘇黎士黃金總庫負責保存多國官方黃金儲備和私人藏金.東京的黃金市場主要為日本的工業和首飾用金服務,中國香港的黃金市場則主要針對中國大6、臺灣地區的黃金轉運和東南亞首飾業的需要.所以,國際黃金市場本身就是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的服務體系,沒有特色的孤立市場會被逐步取代. 第3,黃金的實物流向基本上是由官方機構流向私人持有者.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美國和imf曾經多次拍賣庫存黃金,1些黃金主要被私人機構買入.80年代--90年代中,主要西方工業國的黃金官方儲備穩定,幾乎沒有減少.但90年后期官方售金活動明顯活躍. 第4,各類黃金業務相互交叉、滲透.例如,交易所內交易的和場外交易的衍生工具之間的功能界限越來越模糊,兩類交易之間的替代性越來越強.場內期貨/期權的標準性,通過會員和黃金銀行轉化成更加靈活多樣的場外合約交易;而場外的活躍交易又增強了場內合約的流動性.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芝加哥世界商品交易所(imm)、底特律、舊金山和水牛城共5家交易所構成. 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目前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紐約商品交易所(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是由(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和(the commodity exchange, inc)于1994年合并組成,是世界最具規模的商品交易所,同時是世界最早的黃金期貨市場.根據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界定,它的期貨交易分為nymex 及comex兩大分部,nymex負責能源、鉑金及鈀金交易,其余的金屬(包括黃金)歸comex負責.comex目前交易的品種有黃金期貨、迷你期貨、期權和基金.comex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0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成色金.迷你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50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盎司.comex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世界金價的走向,實際黃金實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買賣對金市產生極大的交易動力;龐大的交易量吸引了眾多投機者加入,整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很高的市場流動性.(2)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5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1直影響紐約和中國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倫敦黃金市場的特點之1是交易制度比較特別.狹義地說,倫敦黃金市場主要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lbma),該市場不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而是otc市場.lbma充當的角色是其會員與交易對手的協調者,其主要職責是作為時常與規則制定者之間的橋梁,通過其職員及委員會的工作,確保倫敦始終能夠滿足世界金銀市場革新的需求.其運作方式是通過無形方式——會員的業務網絡來完成.lbma的會員主要有兩類:作市商和普通會員.作市商目前有9家,均為知名投行,如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高盛世界、jp摩根等.lbma黃金的最小交易量為1000金衡制盎司,標準金成色為99.5%.(3)蘇黎士黃金市場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2戰后發展起來的世界黃金市場.由于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者提供了1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于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與借貸中心.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僅次于倫敦. 蘇黎士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3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3大銀行不僅可代客戶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3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蘇黎士黃金總庫(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3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蘇黎士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1價格為蘇黎士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的波動無漲停板限制.蘇黎士金市的金條規格與倫敦金市相同,可方便參與者同時利用倫敦市場,增加流通性,其交易為99.5%的成色金,交割地點為蘇黎士的黃金庫或其他指定保管庫.(4)東京黃金市場 日本黃金交易所成立于1981年4月.1982年開設期貨.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1黃金期貨市場,為日本的黃金業者提供了1個具有透明度和有效率的交易平臺.之后在1984與東京橡膠交易所等合并為東京工業品交易所.1991年4月,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將黃金市場原有的日本傳統的定盤交易方式改為與世界主要市場1樣的動盤交易,同時引進電子屏幕交易系統,該系統完全實現了電子操作,遠程控制.交易所又在配備全新系統的基礎上,采用全電子化連續交易技術.2004年,黃金期權獲準上市,日本的黃金期貨市場更加活躍.據統計,2004年國外投資者在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所占份額為12.50%,在黃金這個品種上國外投資者所占比重為13.67%.在24小時的黃金交易市場中,東京市場成為倫敦、紐約交易時間外的亞洲時段的重要交易市場.日本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之處在于,歐美的黃金市場以盎司/美元計而日本市場以日元/克計,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交收純度為99.99%的金錠,在指定的交割地點交割.世界黃金市場衍生工具可分為標準化的場內交易品種和非標準化的場外交易品種.(1)標準化場內交易產品標準化場內交易產品,指產品交易要素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黃金市場衍生品,其交易的場所大多為官方認可的較為規范的市場,主要品種包括黃金期貨、期權、黃金etf等.1、黃金期貨與期權黃金期貨交易和1般的商品和金融工具的期貨交易1樣,買賣雙方先簽訂買賣黃金期貨的合同并交付保證金,規定買賣黃金的標準量、商定價格、到期日.在約定的交割日再進行實際交割.1般不真正交貨,絕大多數合同在到期前對沖掉了.黃金期貨交易是1種非交割轉移的買空賣空交易,由套期保值和期貨投資交易組成.保值性期貨交易是黃金企業根據生產、市場供求關系,為回避風險、降低庫存及成本進行的交易,它有利于保障生產者、經營者利益,有利于維護生產的正常進行.投機性期貨交易是投資人利用期貨市場價格波動進行投資獲利的交易,體現更多的是黃金投資金融屬性.黃金期貨交易具有極大的杠桿性和靈活性.黃金期權交易是最近10 年來出現的1種黃金交易.黃金期權交易以期貨交易為基礎產生,由于既可對沖風險又可投資獲利,為黃金交易商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投資避險和獲利工具.期權交易是1種權力的買賣,是1種權力在1定時間內以1定價格購買過出售黃金,而沒有買進和賣出義務的交易.期權的價格由市場上期權的供求關系來決定,同時市場價與成交價差及期權時間等因素都將對期權價格產生影響.美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和期權的交易場所.nymex的每份黃金期貨合約為100盎司,用美元標價,交易時間是從上午的8:20到下午1:30,黃金期貨的交割期限可以是當月、下兩個月、未來23個月中的2月份、4月份、8月份和10月份,以及未來60個月中的6月份和12月份.2、交易所交易黃金基金(黃金etf)黃金etf是以黃金為投資對象的etf,屬于實物黃金投資工具.其運行原理為:由大型黃金生產商向基金公司寄售實物黃金,隨后由基金公司以此實物黃金為依托,在交易所內公開發行基金份額,銷售給各類投資者,商業銀行分別擔任基金托管行和實物保管行,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間內可以自由贖回.第1只黃金etf于2003年4月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上市發行,之后又相繼在倫敦、紐約和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證券交易所推出.(2)非標準化場外交易非標準化場外交易產品是標準化程度較低的交易產品,交易場所可以是場內也可以是場外.主要包括黃金借貸、黃金賬戶、黃金投資基金、黃金遠期和掉期等.1、黃金借貸黃金借貸主要目的有兩個方面,1是為了滿足金礦企業資金周轉的需求,2是為了滿足企業套期保值的需求.黃金借貸的借方1般是金礦公司;而中央銀行由于持有大量黃金儲備,成為黃金借貸的貸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黃金借貸以每年20%的數量遞增.衍生金融工具的蓬勃發展使得管理風險變得更為容易,產品定價更為靈活,也從而進1步拓展了黃金借貸的空間.作為貸方的中央銀行和作為借方的金礦公司通常不會直接交易,而是要由大銀行進行中介:即大銀行從中央銀行借出黃金,再轉貸給金礦公司.這其中有3個原因:首先是防范信用風險.其次是解決借貸期限結構不匹配的問題.第3,轉移利率風險.2、黃金憑證黃金憑證類似我國商業銀行“紙黃金”,是由商業機構發行的黃金權益憑證,代表投資者持有的1定黃金要求權.黃金憑證可分為兩種:分配賬戶(allocated account)和非分配賬戶(unallocated ac-count).分配賬戶是以實物黃金為基礎的,賬戶上詳細注明了投資者所持有的黃金數量和每1塊金條的編號,投資者對賬戶上的黃金享有絕對的支配權,投資者對賬戶上黃金的所有權不受發行人資信的影響,但要支付實物黃金的保管費和保險費.非分配賬戶不以黃金實物為基礎,而是依靠發行人的信譽作為擔保.發行人可以持有少量黃金開立大量的非分配賬戶,只要大多數賬戶持有人不要求贖回黃金,發行人流動性就不會出問題.非分配賬戶手續簡便,成本較低,是目前黃金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所使用的賬戶.但非分配賬戶包含了1定的信用風險,能否兌現取決于發行人實力.如果發行人倒閉,非分配賬戶的持有人就無法拿回賬戶上本該屬于自己的黃金. 3、黃金投資基金黃金投資基金是專門從事黃金實物和相關權益憑證的投資基金.由于黃金的價格波動與其他市場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波動的相關性較小,而且在通貨膨脹時期黃金具有較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因此投資黃金基金可以起到分散投資風險、降低總資產配置的波動性,從而穩定投資價值的作用.另外,投資黃金基金還具有門檻較低、集合理財的特點. 4、黃金遠期類產品黃金遠期類產品包括黃金遠期、黃金掉期(互換)、遠期利率協議等等.黃金遠期合約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1日期按照約定的價格買賣既定數量的黃金,商業銀行和金礦公司都可以借此鎖定成本,對沖風險.而掉期是由1次現貨交易和1次反向的遠期交易組合而成,掉期完成后,交易者的黃金長短頭寸不變,所變化的只是頭寸所對應的期限.黃金遠期和掉期在功能上都是鎖定未來價格風險,兩者不同的是,掉期的前后兩筆交易(即期加遠期)的主體是相同的,而1筆即期交易和1筆遠期交易的主體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掉期對市場影響較小,而遠期對于市場價格影響較大.黃金的遠期利率協議是參與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1個時間以某1約定的利率借貸黃金的協議,以此來鎖定未來黃金借貸的成本.這些工具1般通過柜臺交易,交易雙方為大的金融機構、黃金企業和黃金投資人.這些工具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買賣和借貸黃金的價格風險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