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煤價再度上漲創出近3個月新高。環球煤炭電子交易平臺每周澳大利亞BJ煤炭NEWC指數顯示,5月22日,國際煤價為64.82美元/噸。由于國內外煤價倒掛,廣東、山東等地煤炭進口均大幅增長,其中1~4月廣東進口煤615.2萬噸,同比增長59.2%。國內煤炭進口量的增長,是國際煤價上漲的主因。預計今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將達到6500萬噸,同比增長或達60%以上。
國內方面,山西動力煤坑口價6月初基本穩定,秦皇島煤炭成交并不旺盛。原因在于近期南方雨水較為充足,豐水期到來,水電出力增加,火電消耗減少;而電廠判斷目前煤價仍處相對高位,近期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性不大,采購積極性不強。預料隨著全國氣溫的普遍升高,夏季用煤高峰來臨,動力煤需求旺季也隨之來臨,動力煤價格應也會有小幅上漲。月初,山西地區煉焦煤價格有所上漲。5月份伴隨著國內的鋼廠開工率陸續回升,鋼廠對煉焦煤采購量有所增加,煉焦原煤坑口價、焦精煤車板價漲幅在80元/噸左右。原因是上游供應相對緊張,山西地區中小煤礦復產仍無確實時間,煉焦煤供應基本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受到鋼材市場需求逐步回暖的影響,目前山西噴吹煤價格有所上調,陽煤2號噴吹煤車板含稅價基本在780元/噸左右。
山西省煤炭局信息顯示,1~4月份,山西省煤炭產銷保持平穩,價格穩中有升,煤炭經濟運行呈現平穩發展勢頭,山西省屬5個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山西焦煤集團、同煤集團、璐安集團、陽煤集團、晉煤集團)綜合平均銷售收入以及實現利稅同比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綜合平均售價為每噸490元,同比噸煤提高83元,增長20.53%;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39億元,同比增加64億元,增長11.12%;實現利潤47億元,同比增加12億元,增長33.62%。
山西五大煤炭之所以能夠實現收入增長,是由于山西省調整產業政策,大力推進全省的煤炭企業重組整合,積極采取控制總量措施,把地方煤礦復產驗收速度放慢;同時在全省范圍內大力開展為期一年的煤礦安全整治,使一部分不符合條件的地方煤礦不能復產,有力地支撐了國有重點煤礦。
從目前情況看,二季度煤炭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主要煤炭產地和集散地煤價均有小幅回升。山西執行嚴格的限產措施,是平衡煤炭供需的關鍵因素。煤炭企業仍處于比較好的盈利狀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70%盈利,全行業毛利率不會低于10%。這表明,我國煤炭市場基本上是局限于國內的封閉型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較小。預料這種封閉狀況短期內仍將持續。1~4月,中國凈進口煤炭1314萬噸,僅占前4個月中國煤炭產量8.2億噸的1.6%,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A股市場上的煤炭巨頭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