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自己,探求行業的活力,拓展上升的空間?
從實際情況來看,吉林省冶金建材產業的相對優勢在于:對鋼鐵工業區域性需求旺盛,特別是一汽200萬輛汽車上產后,將極大拉動吉林省鋼鐵產品需求;爐料業在國內占有明顯優勢,我省的中鋼吉鐵、中鋼吉炭都是全國最大的生產、技術研發基地;我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特別是鎳、鉬、鎂金屬資源儲量均居全國前列;建材生產工藝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電力供應相對充足。這一切,奠定了我省冶金建材業產業躍升的基礎。
吉林省冶金建材產業躍升計劃的目標是:2012年,總量將突破1700億元。其中冶金工業力爭完成總產值1200億元,建材工業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510億元,重點任務是發展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支持通鋼低成本擴張,建設千萬噸鋼生產基地。加快裝備大型化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建成全國最大的特種鐵合金生產基地、炭素制品生產基地,超常發展有色金屬資源類產品,以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為主線,重點建設熟料基地,重點培植吉林亞泰和遼源金剛兩大水泥集團。核心是,總量實現翻番,通過加大投資,加快項目建設,快速擴大經濟總量;通過采用先進工藝、先進技術,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如冶金裝備大型化改造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延長產業鏈條,特別是要加快開發礦產資源類的精深產品;通過實施各項措施政策,保重點企業,保重點產品,加快行業復蘇,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對我省冶金建材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機遇,將積累的產業優勢轉化為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升級。據介紹,未來幾年,我省冶金建材行業將集中精力建設36個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總投資44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85億元,利潤66億元。
然而,我省冶金建材產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總量小、競爭力不強、產品結構不優,鐵礦資源保障程度低、工藝技術水平落后等一系列因素制約產業躍升。
《國家鋼鐵產業振興與調整規劃》明確提出,今后3至5年要大力支持發展1000萬噸、3000萬噸、5000萬噸大型及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目前,我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通鋼集團產能600萬噸,全省產能約800萬噸,按國家規劃要求,鋼鐵產能達不到1000萬噸規模,就得不到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為了實現我省"計劃"中提出的建設千萬噸精品鋼基地的目標,我省"產業躍升計劃"明確提出通過重組、兼并、收購等方式,整合省內中小鋼鐵企業產能,迅速擴大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進程,把淘汰落后產能指標由省里統一調配。
關鍵點在哪里?在先進技術應用及實現裝備大型化方面。按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今后幾年要發展大高爐、大轉爐、大軋機等大型裝備,實現冶金裝備技術的大型化、先進化和自動化。
產業躍升既要著眼于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又要著眼于產業的長遠發展。我省冶金建材行業正努力進行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實施低成本擴張戰略,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提高資源保障度;加快高附加值精深產品研發,積極搭建能夠滿足各種消費需求,生產高、中、低端產品的產品體系構架;積極推進裝備大型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大力開發特種水泥新品種,不斷提高特種水泥所占比重等一系列措施,突破行業產業升級的瓶頸。
目前,很多企業已經著手投資項目,蓄力發展項目,以謀出路。
未來3年,圍繞產業實施的重大項目,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我省冶金建材行業將集中精力建設36個5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包括重點實施通鋼集團裝備大型化改造為主體的千萬噸精品鋼,通鋼塔東100萬噸大型鐵礦開發,中鋼吉鐵20萬噸特種鐵合金基地升級改造,吉炭2000噸碳纖維項目。還有昊融大黑山10000噸/日鉬采選及產品深加工改擴建,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雙陽六線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項目。
借勢、借機、借力發展,用足、用好國家政策,這一切,讓我省冶金建材業產業躍升計劃變得明確而具體,前景令人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