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渭南市華山金礦是國家“八五”期間渭南市二十項重點興渭工程之一,始建于1993年,1996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日處理礦石75噸,2007年改擴建為200噸日生產能力,為市屬國有中型黃金礦山企業。目前,企業總資產2060萬元,凈資產780萬元,負債1854萬元,負債率90%。隸屬于渭南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作為一家黃金礦企,在金價如此高漲的今天,怎么會出現如此糟糕的資產負債水平?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當地的一份名為“關于渭南市金銀專項貸款現狀及對策 ”的文件上找到了答案。文件稱:在利益的驅使下,個體、集體、國有金礦對渭南當地的黃金礦產開采一哄而上,濫采濫挖,管理混亂,資源浪費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了淺表礦源的枯竭,國家雖然對此進行多次整頓,但收效不大。黃金企業因規模小、設備陳舊、技術力量薄弱,擴大再生產和技改難以正常進行,深層次的礦源投資大、風險大、周期長,礦產勘探開采無力投入,企業生產經營陷入了困境,出現徘徊不前的局面。一部分黃金企業關、停、并、轉,改制后的企業雖然承擔了原企業的債務,但是經營狀況并不樂觀。
“現在這個企業主要是想通過吸引新的投資者參與改制,進一步對礦區進行勘探。”西部產權交易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華山金礦2008年又向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申請了4.89平方公里的探礦權,探礦證號:T61120090102023920,而公司現在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推進勘探。“現在只是在地面露頭區域找到了一些,他們沒有資金完成更深的勘探工作。”該負責人表示。而另據了解,目前華山金礦正在開采的礦區資源已經幾近枯竭。
公開信息披露,華山金礦的改制思路為對企業資產進行整體出售,據企業現有的固定資產及采礦權、探礦權估算整體出售價為2000元;資產重組后,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合作經營。